论文:浅谈如何在活动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下:
随着我国 教育 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问是惊奇与怀疑的开始,是教与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提问的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注意预设问题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预设有效的 数学 问题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互动教学”的必要措施。
第一.预设问题要有“障碍”,防止“滑过现象”产生。即问题要有坡度,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
第二.预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预设的问题坡度不要太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第三.预设问题要避免低级庸俗,应具有启发引导性
二、注意课堂提问方式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是激趣性的提问。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倒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是发散性的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这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问:“有一块正方形稻田边长为a米,现每边长扩大b米,求后来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可让学生先试着求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思考,利用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知识得出各种不同解法,在化解的过程中即可归纳m公式。
《沟通的艺术》:社交媒体时代,怎样沟通才能更安全、更有效
近期,成都某高校的一位大学老师,因为在微信群里与学生沟通时,说了一些不太妥当的话,被学生截图举报,受到很严重的处分。据说是学生想整他,故意在微信群里激怒他,让他急不择言说出那些话来,最终以师德有亏受到处罚。
且不论学生的居心以及老师观点的对错,单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说,这位老师缺少沟通技巧方面的刻意训练。如果是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他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就能判断来者不善,可能会在说话中加以注意;即使不是太注意,也能比较充分、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重要的是,不会被截图作为证据。
但他偏偏采取了微信这种社交媒体进行沟通,这位大学教师又缺少自我保护措施,最后落入学生的“陷阱”。很多人感慨:这一届学生真可怕!呼吁老师不要建立微信群。
但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沟通,当代人怎么可能避免呢?
而且,虽然社交媒体到处是“坑”,只要深入了解社交媒体的特性,掌握好沟通的技巧和原则,社交媒体就会成为有效沟通的好助手。
《沟通的艺术》(第15版)一书就是探讨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著作。这本是美国学者罗纳德・阿德勒( Ronald Adler)和奈尔・道恩(Neil Towne)两人合著的,初版至今已经近40年了,笔者看到的是第15版,这一版修改由罗纳德・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 (Russell.F.Proctor)合作完成。罗纳德・阿德勒是沟通领域的专家。除了本书之外,他还出版过其他六本跟沟通有关的著作,主题包括肯定训练、社交技巧、商务沟通、公共演说技巧、小团体沟通等。
作者把这本书定位为大学生接触人际关系课程的基础读本,每一版本修订都会添加最新的人际关系研究成果及时代变迁的新议题,使得全书内容与时俱进。比如在最新的版本中,作者添加了社交媒体对沟通与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冲击,并对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进行沟通提出一些可行性很强的建议。
说到沟通,在电话发明之前,人们会不假思索地理解为面对面交谈。19世纪70年代末,人类发明了电话。当时一些沟通领域的专家认为,电话作为面对面沟通的替代选择,实在不怎么样:它只留下“真实世界”互动之表象。
大约一个世纪之后,个人电脑流行起来,类似担忧再次出现。一些专家相信:“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并不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反而会导致没有人情味的、以任务为取向的关系。”
历史发展证明,这些专家多虑了。无论电话还是电脑,客观上都提高了人类沟通的效率与效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今天人们更多地依赖社交媒体进行沟通。
那么,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沟通,与传统的沟通方式有什么不同?《沟通的艺术》一书指出主要有以下几点:
面对面沟通的内涵是丰富的,因为充足的非语言线索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明晰对方话语的含义,而且还暗示了对方的感受。相比之下,社交媒体传递的信息就要精简得多了。
例如,好几个星期你没有收到某一位好朋友的消息,于是你问她:“发生什么事了吗?”你的朋友回复:“没什么,我很好。”这个回应够不够形象,就要取决于你们的交流方式:
如果是面对面回应,你会读出更多的信息,如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如果是短信或者微信,那么文本消息包含的就只有字词基本含义;而如果是电话的话,你的信息丰富度就介于两者之间,传递了声音,却没有视觉上的线索。
相比之下,社交媒体的信息是最精简的。
同步,是指沟通者全都是实时联系的情况。面对面交流是同步的,有些媒介渠道也是同步的,如电话交谈、视频会议等。
多数社交媒体的沟通是异步的,信息的发送与接收之间存在时延。比如发邮件、短消息和社交媒体留言、发布状态等。在它们被阅读之前,会有几秒到几天的滞后时间。用户还可以选择忽略或跳过这类异步信息。异步沟通能让沟通者灵活选择发送、接收、回复信息的时间与方式。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沟通,信息在理论上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有时候也是公开的。
这一点很好理解。近年来,我们社会很多艺人明星的微博,往往遭到“挖坟式”地搜索、举报,还有很多官员遭到“人肉搜索”甚至因此落马,都展示了社交媒体的永久记录能力。
《沟通的艺术》指出,人们普遍采用社交媒体进行沟通,已经影响到了各种亲密关系,包括家庭、情侣和友情。不过,作者认为,这种影响首先是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1 、社交媒体便利家庭成员沟通
家庭沟通受到新技术的影响常常是积极的。例如,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表示发短信让他们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他们的家庭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女性对此的感受比男性更强烈)。他们还说,通过短信能比面对面交流让他们更真诚地向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者是美国人,他所说的案例主要是来自美国。但在我们社会,也可以感受到社交媒体带来的家庭沟通便利:很多人在大城市生活,以往只能逢年过节回到家里才能团聚,才能鸡毛蒜皮无所不谈。但现在我们有了微信群,随时随地都可以交流沟通。大量的老年人积极上网,因为在手机里可以随时随地见到子女们,不仅是对话,还可以见到实实在在的影像。
作者指出,在网上开始感情关系已经很寻常了;但即使是在现实中开始感情关系的情侣,也需要管理自己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陷入感情关系的成年网民中,有27%的人说网络对他们的关系产生了影响。
感情承诺的一个指标就是“努力定期沟通”,打电话和发短信就是一种很便捷的方式。研究发现,在感情关系中,移动设备使用与承诺和爱的感觉之间存在一种积极的关系。
当然,并非所有影响都是积极的。研究显示,大约四分之一的手机用户说,他们的爱人在与他们独处的时候,会因为手机而分散注意力(在18岁到29岁的年轻人中间,这一比例甚至更高)。
正如其名称所表示的,社交媒体最初是作为扩展人脉的工具研发出来的,确实也为我们与朋友交流带来了新维度。但是研究表明,人们主要使用社交网站来维持现有友谊或者恢复旧日友谊,而不是建立新关系。
作者举的例子是Facebook上的,说Facebook里联系比例最高的是高中同学。像这样的发现说明,社交媒体很明显不是面对面沟通的替代品,而是一种支持或者恢复往日当面建立的友谊的手段。即便是在网上认识的陌生人,如果他们想要变得更亲密,也很可能会进行面对面沟通。
国内网民一般无法使用Facebook,但我们的微信也是这样的。你可以想想,是不是微信为你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同学、老战友?是不是认识了新人然后加个微信来巩固一下交情?
另一方面,除了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和存心沾花惹草的人,谁会真心对待“摇一摇”摇出来的人或者QQ搜索添加的人呢?如果两个人通过社交媒体建立了联系,是不是只有线下“面基”过,才算是真正建立了朋友关系?
《沟通的艺术》指出,社会科学家们已经在重度使用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问题之间发现一种关联模式。
研究发现,一个人与别人的人际关系亲密度,和他沉浸于在线社交网络的程度呈负相关。另一些研究也显示,当人们面对面讨论个人话题的时候,仅仅是有移动设备在场,就会对他们的亲近感、联系感和谈话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人员在概要性地分析美国的人口统计数据时,发现社交网络使用、婚姻不满意和离婚三者之间也有关联。其中,Facebook使用作为“预测离婚率和婚姻烦恼的一个重要指标”被凸显了出来。
不过,研究报告的作者明确指出,社交媒体也许不是关系问题的肇因,而更像是其症状,在那些关系问题中,“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烦恼的男男女女会转向社交媒体来寻求情感上的支持”。
贯穿所有这些研究的一条主线是:与他人在网上交流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对我们与最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造成伤害。
作者指出,在Twitter上抱怨你那可怕的领导可能看起来无伤大雅,直到你因此而丢了工作。发布在Facebook和其他社交网站上的内容经常会被用作法庭上的证据――从证明离婚案里的某一方不忠,到辩称父父母不适合取得孩子的监护权。
尽管这都是些极端的例子,但它们说明了仔细考虑你在网上发布什么内容,你允许别人在你的博客和社交网站上发布什么内容,以及谁有能力查看和传播你在网上分享的内容,这些都是十分重要问题。
虽然世界各地的一些法庭已经提出了“被遗忘的权利”,但现实是,你通过电子设备交流的所有信息都可以永久存在。
不要以为社交媒体对我们的影响还很远。近年来,经常出国的人可能要为社交媒体烦恼了:去某些不太友好的大国,竟然要交出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接受检查,有些人已经因此被拒签。
了解到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无可逃避的沟通工具,了解到社交媒体既有其便利也暗藏着陷阱,那么我们该怎样在享受现代科技便利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呢?作者提出了一下五个原则。
1 、平衡社交媒体沟通和面对面沟通的时间分配
要注意线上线下沟通时间的比例分布。作者指出,时刻在线会偷走你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时间。研究证实,线下会面时间仍然很重要。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降低夫妻关系的满意度(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因此而走向关系破裂)。过度依赖线上沟通而不进行面对面交流,可能会导致孤独和其他不良后果。即使前面说的微信促进大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也不等于说光在微信沟通就可以了。
2 、互联网不会遗忘,任何时候都要先思考后发布
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互联网不会遗忘。你在今天发布的信息,会一直跟着你。互联网记录了整个社会,把我们过去所有的言行永远保存下来。你在网上发布的个人信息,对你事业的损害可能尤其严重。
一些调查显示,在美国70%的雇主都曾因为应聘者在网上发布的信息而拒绝聘用他们。这些信息包括应聘者的照片,他们发表的或别人关于他们的评论,他们所加入的团体,等等。因此,任何时候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都要先思考一下后果。
3 、核实你在网上看到的信息:“评估保障价值”
网上存在着海量信息,我们很难去辨别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以Facebook个人主页为例,几乎上面的所有信息都是经过选择的自我呈现,而且都处于账号拥有者的控制下。
那么这些信息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谎言呢?某人的个人博客、微博、朋友圈上的信息呢?
作者教给大家一个辨别信息真实程度的方法:评估其保障价值,即被描述的人对描述他的信息的控制程度。如果被描述的人能够控制描述他的信息,那么信息的保障价值就低;如果被描述的人无法控制信息,则保障价值就高。比如,同样是表现你获得的成就,记者所写的新闻报道就比你自己发到Facebook主页上的信息具备更高的保障价值。
4 、以“见字如面”为标准,控制自己的言论文明
如果你曾在博客上发布过恶毒的评论,对某条微博或状态做出过不文明的回复,或者是转发过一封令人尴尬的电子邮件,你就更能知道,当消息的接收者不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更容易做出这些恶劣的行为。
在异步沟通的背景下,要想让自己表现得更好,你只需在发邮件、发微博,或者发状态之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信息的接收者就在你的面前,你还发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会,那你最好在敲下“回车”键之前再仔细考虑一下。
5 、不要影响局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个人都经历过技术滥用的烦恼:爱看电影的人将枪版资源发布到网上,影响了其他想要观看的人;饭店的老主顾肆无忌惮打电话,影响你正在进行的交谈;行人将更多的注意力花在他们手中的移动设备上,而不是注意避让路上的其他行人;在收银台排队等待付款的人,还在大声地讲着电话。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这些烦恼,你很难与那些真正经历过的人感同身受。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一个“白金法则”可以帮助你,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关于社交媒体的论述,并没有涉及我们常用的微信、QQ、陌陌、微博等软件,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是美国人的原因。但是他所讲的关于沟通的原则与技巧,却是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本文所述,只是极小的一个方面,希望提升沟通技巧的朋友,不妨找到原书认真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