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不同性格的谈判对手举例?
1.死板的对手
这种死板谈判者的谈判特点是将谈判的准备工作做得近乎完美无缺。他们往往直截了当地表明他们所希望做成的交易,准确地确定交易的形式,详细规定谈判中涉及的议题,然后准备一份包含所有议题的报价表 ,并且陈述和报价的态度都非常明确和坚定。这种人不热衷于采取让步的方式进行谈判,因此,讨价还价的余地会很小,而与之谈判的比较好办法,即在其报价之前进行充分的摸底,并阐明自己的立场,尽量提出让对 方没预期到的细节。
2.热情的对手
这类热情的谈判者的特点是,在生意场上显得有些松松垮垮。他们的谈判准备往往不是很充分。这些人比较和善、友好、容易相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建议性意见的反映较为积极。所以,多提建议性的意见 并友好地向对方表示意图,必要时做出一定的让步,方能对谈判进度有利。
3.冷静的对手
冷静的谈判者,他们在谈判的激烈争论阶段,往往表现出沉默。他们很少激动,讲话有条不紊。他们在开场陈述时显得十分坦率,愿意让对方得到有关他们的立场的信息。他们擅长提一些建议性意见,并且做出 积极的决策。在与这种人进行谈判时,应该对其坦诚相待,采取灵活和积极的态度把握谈判的进程。
4.坦率的对手
坦率的谈判者的的性格使得他们往往能直接向对方表现出真挚、热烈的情绪。他们十分自信地步入谈判场合,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总是兴致勃勃地开展谈判,并乐于以这种态度取得一定的利益。在磋商 阶段,他们能很快地把谈判引向实质阶段。同时,他们十分赞赏那些善于讨价还价,为取得利益而施展各种手段的人。这是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很精于使用策略去谋得利益的人,因此,也希望对手具有这种才能。他们 对“一揽子”交易有着庞大的兴趣,因此希望卖主能够按照他们的要求作“一揽子”说明。所谓“一揽子”,意指不仅包括产品本身,而且还要介绍销售该产品的一系列办法和手段。
5.霸道的对手
霸道的谈判者,由于具有自身独到的优势,这种人往往十分注意保护其在对外谈判以及所有事情上的一种垄断权,并在拨款、谈判议程和目标上设立许多规定性的限制。与这种人打交道时,一般应做到:准备工作 要面面俱到;要随时准备改变谈判形式;要花大量的精力,才能达到压低其价格的目的;终达到的协议也要写得十分详细周到。
6.犹豫的对手
犹豫的谈判者觉得,信誉是重要的。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开端,且往往会在交际上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其间也穿插一些摸底性的工作。经过长时间、广泛的、友好的会谈,逐渐增进彼此的敬意,也许会出现 双方共同接受的条件的可能。与这种人开展谈判时,首先要防止对方出现拖延时间和打断谈判的情况,并且还必须把重点放在制造谈判气氛和摸底的工作上。因为一旦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往往就可以大大缩短报价和 磋商阶段的时间,从而尽快达成协议。
7.好面子的对手
好面子的谈判者,非常顾及面子,希望对方把他看作是大权在握、起关键作用的角色。他们喜欢受到对方的夸奖和赞扬,如果送个礼物给他,即使是在外人看起来不太好的礼物,往往都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谈判技巧有哪些?
谈判技巧有很多,我给你搜几个过来,希望,对你有帮助!被如此一问,特别来宾即使不想回答,也难以拒绝了。 缓和紧张气氛 在谈判时,当问题本身颇为复杂,叫人难以启口,但却又非问不可时,通常便得使用“缓动”的技巧。说话的缓动技巧,具有防止对方发怒,使谈判得以顺利进行的作用。 在谈判过程中,我们有时难免会变得情绪化,有时则不得不提出某些涉及人身攻击的问题,有时又不可避免地必须与曾是你手下败将的谈判对手再度会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应该如何处置呢?□这里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你现在的谈判对手,在不久之前,才和你谈过一件有关土地买卖的问题,当时对方觉得他所提出的价格非常合理,但事后却愈想愈不对,愈想愈觉得价格太低,自己吃了个大亏。在这种情况下,当这位谈判对手再度与你面对面,讨论另一件有关土地买卖的问题时,必然是心不平、气不和的。所以,不论你开出的价格再怎么合理,对方一定不肯轻易地同意。他之所以不肯同意,并非价格合不合理的问题,而是他已打定了主意,要以更高的价格把土地卖出,以强补上一次的损失。 类似这样的例子经常发生。所以,当你发现眼前的谈判对手对你心存不平时,就不得不慎重处理,小心应付。而化干戈为玉帛的最好方式,便是一开始便诚恳、开门见山地向对方提出解释,以消除其蓄积于心中的不满与怨气,让一切能重新开始。 也许你可以这么说:“上一次土地买卖的事已经过去了,现在想来,我确实有些抱歉,不过……”。接着便要设法让对方明白,心中也不再怨恨不平,谈判便可以顺利地进行了。这就是所谓说话的缓动技巧。 话中插话 “话中插话”的说话缓动技巧,具有改变整个谈判情势的力量。 若男曾承办过一件已经由法院判定的诉讼案件。但谈判双方对于法院裁决的有效性却还有所争议,而经过数次的讨论,仍无具体结果。不过,若男已看出对方的信心有了些细微的动摇迹象。 法院判决的有效与否,对谈判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虽然对方觉得此一议题已无再谈下去的必要,但若男仍旧再三地使用“话中插话”的缓动技巧,努力地把话题拉回判决有效与否的问题上。若男一再告诉对方“虽然我们已就法院判决的问题充分地讨论过,再重新提出的话,确实是有些煞风景。不过……”,接着便说明自己对判决的看法。就这样,一有机会,若男便反复陈述对法院判决的看法。最后,对方的信心终于完全动摇,而反过来接受若男的主张了。 五、文件战术 一家金融公司举行董事会议,十二名董事围坐在椭圆型的会议桌前激烈地讨论着。有十一名董事面前摆着纸和笔,而另外的一位呢?除了纸笔外,还堆满了一叠叠的文件资料,每一叠几乎都厚达十公分。董事们对该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有关公司经营方针的变更,均勇跃发言,各抒己见,一时之间,争论四起,难达结论。在混乱当中,那位携带了大批文件资料的董事,却一直保持沉默,而每一位起来发言的董事,都会不约而同地以充满敬畏的眼光,向那堆文件资料行注目礼。待在座人士都发言过后,主席遂请那名似乎是有备而来的董事说几句话。只见这位董事站起来,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叠资料,简要地说了几句话,便又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