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是一个非真即假(不可兼)的陈述句。有两层意思,首先命题是一个陈述句,而命令句、疑问句和感叹句都不是命题。其次是说这个陈述句所表达的内容可决定是真还是假,而且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不能不真又不假,也不能又真又假。凡与事实相符的陈述句为真语句,而与事实不符的陈述句为假语句。这就是说,一个命题具有两种可能的取值(又称真值)为真或为假,又只能取其一。通常用大写字母T表示真值为真,用F表示真值为假,有时也可分别用1和0表示它们。因为只有两种取值,所以这样的命题逻辑称为二值逻辑。
我们把以这种非真必假的命题作为研究对象的逻辑称为古典逻辑,但也有人反对关于命题的这种观点,认为存在既不真也不假的命题,例如:直觉主义逻辑、多值逻辑等。
所以都是命题,a是真命题,b.c.d与事实不符所以是假命题,b选项中不平行有可能是重合或者是异面。
休谟是怎样否定因果观念的客观性的
大卫·休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在西方哲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对因果关系理论第一个做详细论证的哲学家就是休谟。他把经验论哲学贯彻到底,一方面反复强调人们关于因果关系的知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由先验的推论得来的,而是凭借于经验得来的;另一方面因果关系的知识又是怎样在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又是凭什么把经验过的事情扩展到未经验过的事情呢?由因推果还是由果推因呢?休谟的回答是:因果关系只不过是思想中的习惯性联想。休谟抹煞了因果关系的客观实在性走向了唯心主义,但其因果关系理论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影响极大,对进行哲学思考也颇有益处。
人的直觉,第六感准吗?
直觉:
应该是超越五感的,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第六感什么的,
当然佛教里还有更高的层级。
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但所有
的直觉都有一种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凭空出现的特质,突然而降,
出乎意料,心生一念,非常深邃之类的。他们的注意力往往是悬
空的,没有固定的依附对象,经常处于发呆状态,脑子空的。等
待素材的碎片自动出现,然后抓住碎片开始咀嚼?
直觉有:
1
、直接性,即主体不通过一步步的分析过程而直接获得对
事物的整体认识,这是直觉思维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
2
、快速性,指思维的结果产生得很迅速,这种快速性以致
思维者对所进行的过程无法作出逻辑的解释
3
、跳跃性,在认知过程中,分析思维是以常规的方式按步
骤展现的,而直觉思维一旦出现,便摆脱了原先常规的束缚,从
而产生认知过程的急速飞跃和渐进性的中断;
4
、个体性,它与思维者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品质相联系,表
现出直觉的个体特征;
5
、坚信感,主体以直觉方式得出结论时,理智清楚,意识明
确,
这使直觉有别于冲动性行为,
主体对直觉结果的正确性或真
理性具有本能的信念
(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进一步分析加工和实
验验证的必要性);
6
、或然性,非逻辑思维是非必然的,有可能正确,也可能
错误,表现出直觉思维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