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教师的内在素质?定义是什么?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1-12-26 11:57   点击:132  编辑:许阅   手机版

关于教师素质的定义    (1)“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   (2)“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关于教师素质的结构    关于教师素质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如:   (1)“教师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七项因素”.   (2)“教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智能、个性三方面的静态素质和协同性、系统性、事业性三方面的动态素质”.   (3)“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   (4)“教师素质结构体系是由思想品德、知识、智能(智力和能力)、身体四方面的素质组合而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5)教师的素质可分为三个结构层面:“一是生理素质结构层面,指体态、仪容等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生理条件.二是教师特有的气质与个性结构层面.三是教师特有的知识结构以及由知识转化的多重能力结构,还包括思想、政治以及职业倾向等等”.   (6)“教师的素质结构是由动力系统─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系统─知识素质、能力系统─能力素质三个系统构成的结构模型”. 关于教师素质的内容  (一)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   具体内容可分以下三方面:   1、思想素质: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   2、政治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拥护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有政治理论的素养.   3、职业道德:   (1)对待教育事业:要把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品德.   (3)对待教师集体:要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和支持、顾全大局.   (4)对待自己:要学而不厌,勤于进取;为人师表,严于律已,严谨治学.   (二)教师的知识素质   1、教师的知识结构: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古今中外科学的思想理论,如系统论、进化论等.   (2)精深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主体知识、专业前沿知识.   (3)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师知识结构的特点:   有人指出,教师的素质结构应围绕学科目标来建造.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教科书的知识含量;在分布上,理论性、基础性的部分密度要大些;在排列上,有序度、系统性要大些.还有人指出,教师的知识一定要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调整中,以适应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需要.教师的知识结构最好能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   (三)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师的能力是由三个能力层次构成的有机组合系统.第一个层次是认知能力,第二个层次为应有能力,由自学能力、审美能力、适应能力、自我修养能力等构成;第三个层次是实践能力.   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主要有下面几种:   (1)教学能力:第一类是对教学对象(学生)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能力.第二类是对教学影响的调节、控制和改造的能力.第三类是教师自我调控的能力.   (2)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思想教育的能力:   (5)交往能力:   (6)教育科研能力:   (四)教师的心理素质(非认知因素方面)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人们的研究主要集中有意志、兴趣、情感、性格、需要等方面.   (五)教师的身体素质   大家认为,教师的工作特点需要教师精力充沛、体质健壮、反应敏捷、身心健康.   (六)教师的外在素质   一般指教师的风度仪表,它是教师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表现.   (七)教师的技能素质   请参阅郭友主编的《教师教学技能》   (八)教师的群体素质   请参阅张承芬主编的《教师素质学》 关于教师素质的评价    目前的实际工作中,教师素质的评价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职称评定和教师考核中,它往往只占教师整体评价中很小的一部分,方法也不很科学.有人指出,现在的教师素质评价工作的现状是:重工作轻素质,重教学轻其它;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定性轻定量;重他评轻自评;重按传统教师观进行评价,轻按现代教师观进行评价.   许多人就教师素质评价的原则提出各自的意见.有人指出:教师评价应遵照行为和素质、主观方法和客观方法、定性和定量、评价和测量、他评和自评、单项和综合六结合的原则.   评价的首要问题在于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在《教师评估手册》里已有详细的归纳.   关于评价的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条:   (1)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和效果,如学生的成绩等.   (2)根据专家、领导、同事和学生评定意见.   (3)教师自评.   (4)通过对教师的考试.   关于评价的技术手段,在吕文硕主编的《现代教师素质》一书中有介绍,包括信息收集法、确立评价标准法、定量分析技术等. 教师素质研究的一些新动向    从单纯的素质研究转向对教师素质与教师行为、工作成效的相关性的研究;从以对教师的智力因素的研究为主转向以对教师的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为主;从对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素质的研究转向对现代教育模式下教师素质的研究;从对教师素质内容的研究转向以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和培养的研究.另外,有人还借鉴其它学科的理论来研究教师素质问题,如应用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来分析教师的角色意识、角色技能.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素质的外延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2.教师素质的评价和培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3.群体素质和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各科和不同类型(重点和普通、初中和高中等)的教师素质的差异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5.教师种种素质因素之间的关系及教师素质与教师行为、教育成效、学生学习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6.我国素质研究的方法还是以思辩式为主,今后,应多结合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