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来源:www.callcentermkt.com   时间:2022-01-15 10:19   点击:140  编辑:姬英   手机版

1、学习理论知识,用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2、定期做些心理辅导,积极培养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与品质
3、采用情感教育树立服务理念
4、加强法律与安全保护意识

护士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护士的心理健康意义特别重大。一方面护士的心理健康是健康、快乐、成功的需要,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也是护士履行护理患者使命的必然。
第一,把好“度”
心理卫生十分讲究“度”的把握,认为“过犹不及”。无论是欲望、感情、个性,还是言谈举止,度的掌握很重要。即使本身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但一旦过度就会有失偏颇,甚至走向反面。个性过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情绪过大,工作过多,这些都是护士很容易引起的心理问题。因此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适可而止,否则物及必反。
第二,心理平衡
心理失衡,是现代人很容易遇到的问题,而这源于比较。比如,把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比较,与昔日的同窗比较,与自己的理想比较,一些护士的心理常常不舒服,时间长了,就容易觉得憋气、恼火。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何况这又是一个充满竞争、挑战、变幻的社会,成败得失,此起彼伏。这就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点,方能高瞻远瞩,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保持心理的平衡和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和境界。
第三,积极行动
心理的保健是一个积极实践的过程,比如,多读一点心理卫生的书,知识能变成能力;多与他人交往,既能密切关系,建立友情,体会沟通的乐趣,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以开放的、豁达的心态对待变化和外界,多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这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
第四,劳逸结合
第五,接纳自己
要心理健康、要心理平衡,就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有所长有所短。一些护士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总是挑自己的毛病,以为这是为了自己好,其实恰恰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但完美不了,反而制造了紧张,让自己太累。人只有喜欢自己,才能有信心,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有成功的机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